近年來,在國家衛健委領導下,醫院評審工作穩步推進,逐漸從“以結果為導向”向“以問題為導向”轉變。也就是說,在評審過程中更注重發現醫院管理中的不足,讓醫院管理系統能用融合管理工具去解決這些問題點,從而實現醫院運營管理質量的不斷提升。
那醫院該選擇什么管理工具去發現并高質量解決問題呢?《醫療質量管理辦法》第四十七條提到可運用質量環(PDCA循環)管理工具實現醫療質量管理目標和持續改進;在2011版三級醫院評審標準中,也運用質量管理PDCA的原理來進行評審;包括高權威性的JCI和ISO認證,PDCA的理念也早就貫穿其中。
PDCA到底是什么?在醫院管理中能起到什么作用?ODR如何幫助PDCA循環運行?今天,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~
PDCA是由美國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E.戴明博士提出的,所以又稱戴明環,是一個持續改進模型,它包括持續改進與不斷學習的四個循環反復的步驟,即計劃(Plan)、執行(Do)、檢查(Check)、處理(Act)。前一個循環是后一個循環的依據,后一個循環是前一個循環的落實。四個循環每轉動一周就會上升一個臺階,相應就會解決一些問題,四個小循環不斷運轉,醫院的管理水平就會隨之節節提高。
其具體流程分為四個循環和八大步驟,分別是:
【Plan計劃階段】
步驟1:分析現狀,找出問題
步驟2:分析各種影響因素或原因
步驟3:找出主要影響因素
步驟4:針對主要原因,制定措施計劃,提出行動計劃
【Do執行階段】
步驟5:實施行動計劃
【Check檢查階段】
步驟6:評估結果
【Act處理階段】
步驟7:總結和標準化
步驟8:把未解決或新出現的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
實踐1:提高(特定)單病種指標總執行率
某醫院單病種上報例數持續增長,但指標總執行率都比較差。為了提高總執行率,醫院成立CQI小組,設定執行率要達到國家平均值。在PDCA循環過程中,小組確認問題主要出現在制度不完善、缺乏監管、無醫院管理系統上報系統等方面,并針對這些問題逐一進行解決。PDCA循環完成后,該院上報單病種質控病歷3181例,位居湖北省第一。
實踐2:提高檢驗危急值報告率
某醫院檢驗危急值管理出現報告不及時、漏報等問題。為了改善這一情況,醫院成立CQI小組,設定100%的改善目標和行動計劃。在3個月的PDCA循環中,小組分析了相關原因,通過二八法則確認報告系統不完善和監管不到位是主要原因。在行動階段,小組運用5W1H法制定改善策略,安裝檢驗危急值報告系統,修訂相關制度流程并安排醫務科定期督導檢查。3個月后,檢驗危急值報告率成功提高到100%。
實踐3:改進醫療信息數據庫管理
醫院在日常工作檢查中發現,醫院醫療信息數據庫不健全的問題。為了改進數據庫管理,醫院成立CQI小組,通過魚骨圖分析原因,并最終確認問題出在質控體系不健全、診斷編碼錯誤、信息系統滯后等9個方面。并針對這些問題,開展了為期26周的行動改進。26周后,醫院醫療信息數據庫項目完成率由19%提升至100%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從上述案例中,我們不難發現,很多醫院的運營問題都出現在“數據”上,比如無xx信息系統(缺數據)、信息系統滯后(數據質量差)、醫療信息不健全(數據庫不完善)等等??挡┘吾t院醫院管理系統運營數據中心(ODR)建設方案,能夠與國家指標評價和醫院先進管理模式緊密貼合。在數據集成與數據治理的基礎上,將各系統不能共享的孤島信息,轉換成符合國家標準的數據集,并憑借豐富的醫療行業研發和服務經驗,沉淀出成熟的運營管理模型內置于ODR產品中,賦能醫療集團和醫院的科學決策。
更重要的是, 康博嘉醫院管理系統醫院運營數據中心(ODR)能夠深度支撐PDCA循環工作,其準確豐富的數據指標、實時全面的數據展示可以起到關鍵性作用。它能夠結合醫院業務增長計劃,確定各項指標的目標值;在具體執行階段,可以獲取醫院各科室的實際運營數據并建立數據倉庫;在分析檢查階段,ODR支持依據實際運營數據,與目標值進行自動對比,并追溯差異原因。
PDCA循環管理工具是改善醫院質量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,康博嘉醫院管理系統醫院運營數據中心(ODR)愿為大家在實施PDCA的過程中,提供精細化的數據支撐,助力管理決策的制定和落地,讓醫院質量持續改進,提升醫院醫療品質和服務成效。